“之前相關部門有的要求關窗防盜,有的要求開窗通風,雙氧水儲存讓問題左右為難。但沒想到政府會主動上門來幫我們解決問題!”看著改造完工的?;穬Υ鎮}庫,浙江飛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難掩感激。
今年來,湖州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、省級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決策部署,以“管住風險、無事不擾”為核心,通過機制創新、數字賦能、服務升級,推動涉企行政檢查實現從“多頭查”到“精準管”、從“被動迎檢”到“主動服務”的轉變。截至今年8月,全市該年累計實施涉企行政檢查12090戶次,同比下降65.87%,涉企“綜合查一次”實施率達87.19%,企業滿意度達99%以上,成功交出了一份優化營商環境的亮眼答卷。
高位統籌為涉企檢查工作打下夯實基礎
“改革要落地,機制是保障?!?湖州把高位統籌作為 “壓艙石”,依托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,組建專班啃 “硬骨頭”—— 每月一次的工作例會從不落空,市人大常委會還組織專題問詢,構建起“政府牽頭抓總、部門協調聯動、數智賦能增效、全程閉環監管”的治理體系。
為了讓監管不 “跑偏”,湖州還織就了一張監督網:市綜合執法辦聯合市司法局推出 “入駐式” 監督,直接扎到企業一線找問題,設置 58 個執法監督聯絡點,配備 59 名特邀監督員,織密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監督網絡,讓企業有訴求 “家門口” 就能反映,曾經的 “投訴無門” 變成了如今的 “事事有回音”。
方式創新是涉企檢查工作推進的第一動力
在檢查方式創新上,湖州打出“組合拳”,讓監管更精準、企業更省心。
湖州市全面推行“清單查、統籌查、分類查、綜合查、亮碼查”的“五個查”機制,制定《行政檢查計劃和任務統籌管理辦法》,將市級年度檢查計劃從416個精簡至335個,行政檢查事項也大幅度縮減,企業再也不用圍著檢查 “轉圈圈”。
以往,浙江三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面對新項目驗收,建設、自然資源、供電等部門輪番上門,企業準備材料就得耗費一周時間,精力被嚴重分散。如今,借助 “入企通”,行政部門提前在后臺精心統籌檢查計劃,將原本零散、重復的檢查巧妙整合為 “綜合查一次”,企業徹底告別 “今天迎工商、明天接消防” 的混亂局面。執法人員上門掃碼登記,檢查全程留痕,檢查人員、事項、結果一目了然,企業后續還能掃碼查詢,杜絕任何 “暗箱操作”。企業有訴求、想評價服務,通過二維碼就能輕松實現。之前有企業反饋 “檢查后不知如何整改”,相關部門迅速響應,立即上門指導,成功構建 “檢查 — 反饋 — 整改 — 回訪” 的完整閉環。在南潯區,規上企業現已全面覆蓋 “入企通”,全區涉企檢查頻次銳減 67.8%,“綜合查一次” 實施率飆升至 95.4%,檢查亮碼率近乎達到 100%。
此外,湖州市政府還針對不同企業風險等級,創新“信用+涉企檢查”模式,開發“企業信用身份證”應用場景。目前全市 2447 家企業掛上 “信用綠牌”,高風險企業重點盯、中低風險企業少打擾,德清縣更是靠這招,讓 172 個在建項目監管效率提了 40%,檢查戶次降了近五成。對于企業們來說,干擾少了,發展勁頭更足了。
為企服務是涉企檢查工作的核心要義
“以前執法員上門,我們總怕‘挑毛病’;現在來了先問‘有啥難’,感覺像多了個管家!” 湖州槐坎水泥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話,道出了湖州涉企檢查的角色之變 —— 從“執法者”到“服務者”,溫度藏在每一個細節里,這是湖州市政府規范涉企檢查的鮮明特色。
今年6月9日,湖州市吳興區綜合執法辦牽頭聯合屬地應消防站、派出所等單位,上門指導企業加裝兼具通風與防盜功能的一體窗。借此契機,該區建立?;穬Υ鎱f調指導機制,系統性破解易制爆?;穬Υ骖I域 “通風防盜” 的長期矛盾,形成標準化解決方案。標準落地后,全區 3 家涉事企業均完成合規改造,相關投訴同比降幅達 32%,曾經的 “整改焦慮” 變成了如今的 “發展安心”。
不僅如此,湖州市還建立了“親清直通車·政企懇談會”機制,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輪流主持,更好地傾聽企業訴求。各部門還針對不同企業的痛點,主動提供上門“問診”服務,比如織里消防救援大隊推出“消防問診團”, 依托微信小程序 “湖州社會消防服務平臺”,以 “企業點單、消防上門” 的形式,將服務延伸至更多社會單位,截至相關節點已完成服務 532 次,群眾滿意率達 100%,有效幫助企業化解消防風險,推動消防監管從 “被動檢查” 向 “主動服務” 轉變。
如今在湖州,涉企檢查不再是 “壓力”,而是 “助力”。而未來湖州市也將持續深化涉企行政檢查改革,通過機制完善、標準統一、服務升級,進一步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,為打造全國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“湖州力量”。(章晴悅 鐘晨茜)